资讯详情
不是虾的南极磷虾
2020-10-21

南极磷虾名字叫虾,看起来像虾,却和平时在市场上所见到的虾有所不同。从分类上看,磷虾其实不是虾,而是介于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之间的一种甲壳类生物。它们与其他长尾类虾外观有所不同,长有指状足鳃,具有发光器,胸肢没有分化、都为双肢型。
在南极海域,磷虾有许多种类,比如南极大磷虾、晶磷虾、冷磷虾以及长额樱磷虾等。其中,南极大磷虾在数量上居多,也是主要的渔业种类和科研关注对象。一般提到的南极磷虾就是指南极大磷虾,它个头较大,成体在42毫米至65毫米之间。

南极磷虾主要集中于南冰洋,是一种群居类生物,有时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米1万至3万只。它们经常在海平面200米以内的浅水区聚集,主要以海洋浮游生物作为食物,因体型较小,南极磷虾一般不直接食用,而用于工业化加工过程。
南极磷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。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类、甲壳素、硒及其他矿物质。除此之外,南极磷虾体内含有丰富的酶类,当其被捕捞以后,身体内的组织和肌肉会在酶的作用下短时间内发生降解,迅速自溶。而且南极磷虾的虾壳中有虾青素,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,易酯化,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。

南极磷虾体内还含有氟和砷,其中氟元素主要存在于南极磷虾的甲壳中,当南极磷虾被捕后,氟元素会在内源酶的作用下转移到肉中,导致南极磷虾体内的氟含量升高。砷及化合物虽然作为全球重点监测的污染物之一,被国际机构视为重要限定的元素之一,但是由于南极磷虾生长在无污染水域,体内的砷含量符合国际中对海产品砷的限量要求,因此可作为安全的食品原料。
虽然人类一般不食用南极磷虾,但是它们是企鹅、海豹和鲸鱼等海洋生物的主要捕食对象。科研人员发现,南极半岛海湾里的座头鲸在捕食磷虾时,总是会在夜间先下潜到几百米水深处,随后上浮突袭磷虾群,并吐出气泡将虾群围赶到水面,并张开大口吞食。这是因为磷虾的眼睛长在头顶上,只能朝上看,不能朝下看,座头鲸可以从磷虾的视觉盲区发起攻击。
南极磷虾作为地球上最富有开发潜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,其开发利用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。在大多数海洋渔业品种被过度捕捞的大背景下,如何正确开发利用南极磷虾将是一个挑战。
——本文转载自“科普中国-科学原理一点通”网——
关键词:
上一页:
下一页:
为了吃饱饭,海獭还会使用工具。对于有坚硬的外壳的海胆等食物,它们会把一块石头放在肚皮上,用前足握住食物在石头上进行敲打,来个“胸口碎大石”。
你相信吗?在现实中,真的有会走路的鲨鱼哟!
关爱水生野生动物,保护海洋环境!我们需要你!
鲸鱼死亡后落到海底,名为浪漫的“鲸落”。
热门活动
2023-06-02
2023-05-31

关注微信公众号
了解热门的活动

扫一扫二维码
手机官网

扫一扫
微博二维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