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详情
海豹突击队:萌萌哒斑海豹来袭
2019-05-14
在三水家长沙海底世界
来自全球各地的海洋宝宝特别多
南极的企鹅、北冰洋的白鲸
北极大陆的北极狐、北极狼
亚马逊河流域的神仙鱼等等
包罗万象、让人眼花缭乱
但是
今天三水想给小伙伴们介绍的是
海豹突击队中的一员——萌萌哒斑海豹
凭借胖嘟嘟的身躯、灵活的身手儿
在三水家可是拥有超多的粉丝
“斑海豹”名字的由来及简介
为什么叫斑海豹呢?
当然是因为身上有美丽的斑纹而得名~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名字,叫大齿斑海豹,活动范围在西太平洋、渤海、黄海一带。为肉食性动物,以鱼类、头足类为食;食量很大,一头60~70kg重的海豹,一天要吃7~8kg鱼;是迄今为止已知唯一能在中国海域自然繁殖的鳍足类动物,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
斑海豹如何在深海中生活
各类海兽下水潜水的深度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米,那它们究竟是怎么做到在深海中生活呢?
①储氧:海豹没有鳃,因此体内必须储备所需的氧;海豹的储氧途径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把氧存在血液中,如斑海豹;另一种是肌肉储氧,海豹肌肉中所含呼吸色素要比陆生动物高出许多倍,储氧量可占全身储氧量的50%。
②抗压:海豹为适应深海的高压,身体生理机能已经发生了变化。比如:骨骼变得容易弯曲,肌肉组织变得更柔韧,纤维组织变得细密;此外,海豹体内各种组织如细胞膜之类的内外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传递,就像一个不盖盖子的瓶子。
斑海豹生活习性
斑海豹的食性较广,主要取决于季节、海域及所栖息的环境。在黄、渤海、,春夏季捕食鲱、玉筋鱼、小黄鱼等,秋冬季节则多以梭鱼为食。在日本海、阿拉斯加的近海等地还捕食鳕、鲑等鱼类。其他食物包括各种甲壳类、头足类等海洋性动物。
斑海豹在登陆后只能依靠前肢和上体的蠕动,像一条大蠕虫一样匍匐爬行,步履艰难,跌跌撞撞,十分笨拙可笑,活动的范围也不大。
在海岸上群栖时,它们的警惕性很高,就是在睡觉时也经常醒来观查四周的动静,如果发现敌情则迅速从岸边高地或礁石上滚入水中,逃之夭夭,强壮的北极熊是它最大的天敌。
斑海豹生育繁殖
斑海豹每年的1~3月份繁殖,产仔在浮冰上,孕期约10个月,繁殖期多成对,多为1仔。亲兽与幼仔组成家族群,哺乳期雌海豹凶暴,护幼性极强。当冰融化之后,幼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。
幼仔初生时体重约为5~6公斤,全身披着白色的胎毛。被人们称作“白色的小海豹”。这种白色的胎毛在冰雪的环境中是一种保护色,使它们不易被天敌发现,但也因为能吸收大量水分,不利于它们在水中游泳。因此,幼仔在出生后的第16天后皮下脂肪渐渐形成时,就开始脱换胎毛。
斑海豹种群现状
中国渤海辽东湾结冰区,是斑海豹在世界上的8个繁殖区中最南的一个,资源量曾经十分丰富。但是由于长期过度猎捕,特别是对幼仔的猎捕,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,数量急剧下降。
20世纪80年代前,渤海沿岸渔民有捕杀斑海豹的传统,捕捞量每年多达500余头,少则100余头,是该海区种群资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,危及种群延续的能力。
如何保护斑海豹?
近年来,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,少数不法分子铤而走险,利用斑海豹产仔、哺乳期,非法捕捉、猎杀斑海豹,给斑海豹的繁殖、生息造成严重威胁。
目前,国家已在大连设立了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。对于保护斑海豹种群及其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保护斑海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、共同参与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同为保护好斑海豹尽一份心,献出一份カ量:
一是认真学习、积极宣传保护斑海豹的相关法律法规,增强法治观念,提高法律意识;
二是从自己做起,不参与猎捕、倒卖斑海豹等违法行为,同时说服教育家长及身边的亲朋好友遵纪守法,自觉保护好斑海豹;
三是主动配合管理部门做好斑海豹的救助工作,及时举报捕捉、贩卖、运输、经营利用斑海豹的违法行为。
关爱濒危水生野生动物,携手保护斑海豹,没有买卖,就没有杀害,保护斑海豹从我做起严厉打击非法偷捕猎杀行为,给斑海豹一个安全的家。
——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不妥,敬请告知删除
关键词:
上一页:
下一页:
热门活动
2023-12-01
起猛了,今年只剩30多天了!一起盘点长沙海底世界2023届“新生”吧!
2023-11-30

关注微信公众号
了解热门的活动

扫一扫二维码
手机官网

扫一扫
微博二维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