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详情
海洋“明星”的习性,真假难辨(下)
2019-04-16
上次我们发布了《海洋“明星”的习性,真假难辨(上)》,说了几个大家对海洋馆明星动物的误解。
很多同学看了之后惊呼:“哇!原来我们一直都对这些动物一知半解啊!”
确实,海洋中还有很多秘密有待我们去探求!上次咱们只说了4个,这次我们再说几个,满足大家的愿望。
海狮、海豹、海狗吞石头是为了帮助下潜吗?
海狮和海豹、海狗都喜欢吞食光滑小鹅卵石和海滩石,海滩石一般和高尔夫球差不多大,也有人曾在一头海狮的胃里发现过重约11公斤的大石头。
它们为什么要吞石头呢?
有人认为,这是为了增加体重,便于下潜。也有不少生物学家反对,认为这些石头和鸟素囔里的沙粒一样,是用来磨碎食物的,起帮助消化作用。
还有人认为,石头是用来打掉胃里的寄生虫,寄生虫死掉后,还会被胃反上来,再被吐掉。更有人认为,可能是因为在繁殖季节,为了生育后代,这些动物们要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,守在孵化地,因此被迫进食石头。
如果把石头填在胃里,就可以使胃部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,以减轻饥饿感。但科学家们在一些还在吃母乳的海洋动物胃里发现了石子,这就令以上说法难以自圆了。
所以,海狮、海豹、海狗等海洋动物为何要吞石头,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,还有待海洋动物学家们的继续研究。
海龟也能把头和四肢缩回壳里吗?
我们日常所见的乌龟(中华草龟)身上长有坚固的壳,受到袭击时能把头、尾及四肢缩回龟壳里。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海龟也是如此。事实上并不是这样。目前,已发现的所有海龟在遇险时都不会把头、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。
这绝不是因为海龟胆子大,而是由它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。海龟一缩头,流体动力外形就会改变,容易导致它们在水中原地打转或者沉底。
所以海龟遇到危险时,会和装甲车遇袭时采取的策略一致——利用坚硬的“保护壳”和机动性快速通过危险区。
就算都是龟,也都是不一样的,我们再也不能将“龟缩”认为是龟类动物唯一的生存策略了。
海豹只能生活在海洋中吗?
很多人以为海豹只能生活在海洋中。其实,在贝加尔湖有一种淡水海豹,人们称之为“贝加尔海豹”。它们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海豹,成年后只有1米长,体重约40公斤上下,来自北冰洋,与环斑海豹的血缘比较相近。
科学界普遍认为,贝加尔湖海豹应该来自于北冰洋,因为它们与那里的环斑海豹在血缘关系上最为接近。体形肥胖而圆的海豹在水中颇为灵巧,它们的游泳速度达到每小时20公里。
海豹的四肢为鳍状,后肢与尾部相连,永远向后,不能步行,所以它们在陆地上就非常笨拙了。由此,科学家认为,环斑海豹的祖先应该是经叶尼塞河及其支流安加拉河来到这里的。
别看贝加尔海豹在水中非常灵活,但它们在陆地上却异常笨拙。贝加尔海豹的四肢已经彻底进化成了鳍状,后肢与尾部也连在了一起。这使得它们根本无法在陆地上行走,匍匐前进也远比其他海豹艰难。
——本文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,如有不妥敬请告知
《End》
关键词:
上一页:
下一页:
为了吃饱饭,海獭还会使用工具。对于有坚硬的外壳的海胆等食物,它们会把一块石头放在肚皮上,用前足握住食物在石头上进行敲打,来个“胸口碎大石”。
你相信吗?在现实中,真的有会走路的鲨鱼哟!
关爱水生野生动物,保护海洋环境!我们需要你!
鲸鱼死亡后落到海底,名为浪漫的“鲸落”。
热门活动
2023-06-02
2023-05-31

关注微信公众号
了解热门的活动

扫一扫二维码
手机官网

扫一扫
微博二维码
